涉嫌诈骗罪判刑期及案发前归还诈骗数额的处理方法

导语:本文详细介绍了涉嫌诈骗罪的判刑期和金额标准,并解答了关于案发前归还诈骗数额的扣除问题。同时,还说明了诈骗罪立案时需要提供的相关线索和材料。

涉嫌诈骗罪判刑期及案发前归还诈骗数额的处理方法

一、涉嫌诈骗罪该怎样判刑期

1、诈骗数额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数额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数额五十万元以上,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案件被发现之前,已经返还的诈骗数额可以扣除吗

1、诈骗案件被发现之前,已经返还的诈骗数额可以扣除。

(1))在具体认定诈骗犯罪数额时,应把案发前已被追回的被骗款额扣除,按最后实际诈骗所得数额计算。

(2)在具体认定金融诈骗犯罪的数额时,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对于行为人为实施金融诈骗活动而支付的中介费、手续费、回扣等,或者用于行贿、赠与等费用,均应计入金融诈骗的犯罪数额。

2、准确区分犯罪成本和“案发前归还”

案发前归还”是指,行为人在诈骗类犯罪既遂之后、犯罪事实被侦查机关发现之前,主动或被迫返还给被害人的物质利益,其与犯罪成本尤其是反对给付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发前归还”与犯罪成本所处的时间节点不同。归还属于事后返还,发生于诈骗类犯罪既遂之后。也就是说,行为人应当先实施诈骗的实行行为,待实行行为终了,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实际控制财产之后才有归还财产的可能。

如果行为人向被害人转移物质利益时,诈骗的实行行为尚未终了,被害人尚未处分财产,行为人没有实际取得对财产的控制权,且行为人意欲转移的物质利益是被害人处分财产的前提,则行为人这种先期给付物质利益的行为就不属于“案发前归还”,而是支付犯罪成本。

(2)行为人在归还财产和支付犯罪成本时所持的主观心态不同。“案发前归还”属于行为人在诈骗类犯罪既遂后对被害人所做的事后弥补,其归还的目的主要在于修复被侵害的法律关系。而在支付犯罪成本时,行为人的目的不是弥补被害人所受的财产损失,而是获取被害人的信任,加快犯罪进程,尽快实现犯罪既遂,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性。

(3)“案发前归还”和犯罪成本所针对的行为对象不同。“案发前归还”和犯罪成本都涉及物质利益的给付和接受,两者的给付主体一致,都是诈骗类犯罪的行为人,但接受主体却有不同。反对给付与“案发前归还”的接受主体是被害人,直接成本的接受主体是独立于行为人和被害人之外的第三方。

三、诈骗罪立案需要证据吗

1、报诈骗案并不需要提供证据,只要提供相关的线索即可。

受害人因为受骗,而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时候,公安机关立案并不需要什么直接的证据,只是要求报案人如实报案,那么符合《刑事诉讼法》中的立案条件,自然就会予以立案。而诈骗案的证据,应该是由司法机关来侦查、收集。具体的证据类型,就包括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等等。

2、诈骗立案需要的材料如下:

(1)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等。

(2)将被骗经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3)带着被骗经过和被骗单据到当地公安机关刑事警察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者派出所进行报案,并由民警作一份报案笔录。

(4)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将案件及相关材料移交到案发地公安机关作进一步查处。

结语:在面临涉嫌诈骗罪的刑事案件时,了解判刑期和金额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案发前归还诈骗数额时,需要准确区分归还和支付犯罪成本的概念。此外,立案时并不需要提供直接证据,只需提供相关线索即可,而具体的证据收集工作将由司法机关进行。因此,受害人应尽量保存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进一步查处。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yundaoxs.com/xfbk/12481.html

(0)
允道律师允道律师
上一篇 2024年4月2日 11:53
下一篇 2024年4月3日 11: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