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的责任形式是什么(盗窃罪从重处罚情节有哪些)

【导语】本文对盗窃罪定罪条件及责任形式进行了详细解析,包括直接证据、现场痕迹、证言等。同时,还对盗窃罪的责任形式以及从重处罚情节进行了梳理,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了解。

盗窃罪的责任形式是什么(盗窃罪从重处罚情节有哪些)

一、需要什么才能定罪

(1)中的直接证据一般只有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2)现场痕迹是盗窃罪不可或缺的重要证据。

(3)证言比较真实可靠且易获得。

(4)认定盗窃数额的证据在实践中多有争议。

(5)派生证据是盗窃罪证据中的重要内容。

(6)视听资料证据在盗窃罪证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二、盗窃罪的责任形式是什么

1、故意

(1)盗窃罪只能由故意构成。成立盗窃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窃取的是他人占有的财物。误认为是自己占有、所有的财物而取回的,不成立盗窃罪。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人误以为是遗忘物的,就缺乏盗窃的故意。因为他人“占有”是一个规范的要素,只要行为人认识到了被法官评价为他人占有的前提事实,就应认为行为人具备了盗窃罪的认识内容。

(2)就普通而言,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盗窃的财物数额较大。行为人将数额较大、巨大乃至特别巨大的财物误认为是价值微薄的财物而窃取,又不属于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不应认定为盗窃罪。

(3)立多次盗窃,要求行为人具有“盗窃”的故意,要求行为人在每次盗窃时都认识到自己在实施盗窃行为,但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多次”盗窃。成立入户盗窃,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进入的是他人的日常生活住所。误将他人日常生活住所当做卖淫场所、普通商店而实施盗窃的,不应认定为入户盗窃。但是,非法进入后发现是“户”仍然盗窃的,则是入户盗窃。基于同样的理由,成立携带凶器盗窃,需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携带了凶器。

2、非法占有目的

非法占有目的不要说认为,只要行为人具有盗窃、诈骗等罪的故意即可,不必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首先,可以从客观上区分盗窃罪与,不必借助非法占有目的。其次,管时擅自使用他人财物的行为,之所以不构成盗窃罪,并非因为行为人缺乏非法占有目的,而是因为行为本身不能被认定为盗窃行为。最后,刑法并没有将非法占有目的规定为盗窃等罪的主观要素。

成立盗窃罪应以非法占有目的为要件。

(1)不能以刑法没有明文规定非法占有目的为由,否认非法占有目的是盗窃罪的主观要素,因为许多犯罪中都存在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责任要素;

(2)由于构成要件具有故意的规制机能,将非法占有目的纳入故意内容,就意味着增加了要素,也导致不当推迟认定盗窃罪的既遂因而不妥当;

(3)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机能。如果没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要素,就难以认定该行为是盗窃还是故意毁坏财物;

(4)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区分罪与非罪的机能。不可罚的盗用行为与盗窃行为在外形上几乎不能区分,必须借助于非法占有目的;

(5)将非法占有目的视为不成文的主观要素,与对盗窃罪的法益持限定的占有说并不矛盾。因为法益问题与被害人方面的情况相关,非法占有目的与行为人方面的情况相关,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

三、盗窃罪从重处罚情节有哪些

1、多次扒窃作案的;

2、以破坏性手段盗窃并造成公私财产损失严重的;

3、入户盗窃多次的;

4、教唆未成年人盗窃的;

5、劳改、劳教人员在劳改、劳教期间盗窃的;

6、在、限内或者、期间盗窃的;

7、曾因盗窃被3次以上或者被2次以上,2年内又进行盗窃的;

8、曾因盗窃被免诉、免刑后2年内,或者因盗窃受过处罚后3年内又进行盗窃的;

9、盗窃盲、聋、哑等残疾人、孤老或者的人的财物的;

10、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结语】通过对盗窃罪的定罪条件及责任形式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罪行的构成要件,以及不同情节下的从重处罚。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增加对盗窃罪的认识。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yundaoxs.com/xsbh/2223.html

(0)
允道律师允道律师
上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09:34
下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09:3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