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判决的法律原则与权利保障,如何保证司法公正?

导语:一审判决是以事实和法律为基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的判断。法官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尽力使法律事实接近客观真实。当事人具有上诉权和再审权,以确保司法公正。

一审判决的法律原则与权利保障,如何保证司法公正?

1.一审判决不会瞎判,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作出判决。随着司法员额制的改革,司法责任更加明确,案件的责任跟着承办法官一辈子,而且还有徇私枉法罪、枉法裁判罪等刑事罪名跟在后面,所以很少人会拿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开玩笑去乱判。

2.很多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会觉得可能有所不公,但是法律事实与客观真实毕竟有所差距。法官并不是整起事实的亲历者,只能在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查清事实,让法律事实尽可能地接近客观真实,从而作出裁判。

3.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是高度盖然性的规则,也就是哪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具有优势,就会采信哪方当事人的说法。当然判决结果并不一定就是客观真实,毕竟很多客观真实的事情是难以查清的。而且在很多时候存在主观上认识的分歧,比如说主次责任的比例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抑或是二八、甚至一九开都是可以的。

4.这也就是法律之所以赋予当事人上诉权的原因,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判决不服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判决的次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引发二审程序。在二审的过程中,当事人仍然具有提交证据、发表法庭质证意见、法庭辩论意见的权利。

5.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有些人会利用这种上诉的权利去拖延执行乃至逃避履行义务,可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公平起见,不能剥夺上诉的权利,这是人家的法定权力。

6.但是有一种情形就不一样了,就是管辖权异议,管辖权异议也是一种程序性的权利,不过对于那些管辖比较明确而故意提起管辖权异议、拖延诉讼时间的。法院对滥用管辖权异议权利的,完全可以作出处罚,这个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有过先例了。

7.案件到达二审法院以后,二审法院也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断的,二审法院经过审理以后会作出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或者依法改判的结果。至于具体如何,需要看二审根据查明的情况,认为一审查明的事实是否准确,适用的法律是否恰当了。

8.即便二审判决生效了,当事人认为二审判决也不够准确的,还可以提请再审。当然这只能在判决生效后6个月之内提出。

结语:在二审过程中,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断,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或依法改判。如果当事人对二审判决仍有疑义,仍可提请再审。司法系统通过这些程序性权利的保障,确保了司法公正和法律原则的执行。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yundaoxs.com/flxg/6398.html

(0)
允道律师允道律师
上一篇 2024年1月21日 13:45
下一篇 2024年1月22日 10:4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